top of page

臺灣淨零科技社會科學研究整體規劃

Updated: Apr 13, 2023

撰文:臺灣永續棧執行長 戴興盛 教授


國家發展委員會在去年(2022年)三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標示著我國對於2050淨零排放政策的重大里程碑,從討論多時的理念與政策大方向,確立為在現在起將需要規劃並執行的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毫無疑問的,這是一個艱鉅的挑戰,它不僅涉及淨零排放目標,且更是淨零轉型的過程,將涉及臺灣整體社會、經濟、環境、生活、文化、及治理等面向的全面轉型。


鑒於淨零轉型工作涉及整體臺灣社會轉型,它絕不可能僅透過科學技術層面的努力就可以畢其功。我國過往在討論淨零排放政策、以及與其密切相關的能源轉型政策的時候,習於從較為科技技術層面的角度思考問題,這個慣性忽略了轉型所涉及的多方社會人文面向,也使得我國過往的各類轉型過程始終呈現欠缺社會人文思考之缺憾,也因此影響到後續的轉型結果。


在國際層面上,包括諸如IPCC AR6 WGIII等重要報告也強調,藉由社會科學觀點可以提供更多減緩氣候變遷的選項,並且有助於針對社會經濟、技術和制度變革,鑑別並提出重要的社會、文化阻礙與機會。事實上,在《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中,國科會所規劃發展的淨零科技領域,除了永續能源、低碳、循環、負碳之外,也特別加入了社會科學這個推動重點;同時,淨零轉型所涉及的四大轉型目標,包括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以及社會轉型,這些轉型過程都將需要社會科學的知識基礎與實踐投入。

反思核心價值與制度結構,提出系統性的社會科學解方

基於上述的思考,國科會於2021年起展開臺灣淨零科技社會科學研究的知識準備工作,並於2022年5月起正式啟動議題盤點,以期能擘劃出2050淨零轉型所需的整體社會科學研究藍圖。整體的規劃構想乃基於如下的核心思考:轉型並非僅追求淨零排放的單一技術性目標,它更應該建立由核心價值驅動的淨零轉型新典範,以永續、正義社會所應具備的核心價值為基礎,思考如何驅動轉型過程。我們因此界定,淨零科技社會科學研究的推動,應該以問題解決為導向,透過社會科學研究釐清根本問題及挑戰,同時反思原則與核心價值,盤點相應的系統知識、法制與評估方法缺口,檢討當前的社會經濟與制度結構之限制,進而提出系統性的社會科學解方與機會。


整體淨零科技社會科學研究議題的盤點與規劃,由國科會組成淨零科技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小組(以下簡稱規劃小組)負責執行。規劃小組立基於專家諮詢與文獻資料,統整來自於多方的知識基礎、觀點、資料與建議,逐步架構出淨零科技社會科學研究藍圖。


在這個過程中,國科會召開了多場次的專家諮詢會議,包括在2022年6月13日、9月12日、10月4日的三場次大型學界與政府部門專家諮詢會議,以及10月1日針對公民社會專家的「淨零轉型•社會科學共行」討論會議(請參見圖一),以上會議均由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親自全程主持。另外,國科會也舉辦13場次針對特定議題的專家諮詢討論會,討論議題領域包括公正轉型、再生能源政策與國土計畫、高碳排產業淨零路徑、整合性評估模型、淨零社會生活轉型願景、以及治理。同時,有鑑於我國過往對勞動權益重視程度尚未完備,在上述會議中涉及公正轉型的討論諮詢會議(包括「淨零轉型•社會科學共行」討論會議之上午場次),林敏聰副主委均親自主持討論,並特別強調未來研究議程也應著重於勞動議題之探討,以提出能完善勞動權益之政策配套措施。


圖一、2022年10月1日淨零轉型・社會科學共行討論會議合影

在文獻資料盤點的部分,規劃小組綜整各政府部會所提出的12項關鍵戰略簡報、國科會淨零中長程計畫資料、以及國內外學術與國際組織文獻中針對淨零社會科學的研究,以確保研究藍圖的規劃能與國際淨零政策趨勢、以及尤其是我國實際之政策進程緊密扣連。


在歷經半年多密集的規劃討論工作之後,規劃小組目前已經勾勒出五個主要的未來研究方向(請參見圖二),包括:


1. 臺灣公正轉型策略研析

2. 再生能源政策與國土計畫體系接軌配套分析

3. 高碳排產業淨零路徑與政策組合分析

4. 建構轉型導向之整合性評估模型(含淨零轉型價格與財政機制研析)

5. 淨零社會生活轉型願景及政策研擬


圖二、淨零科技社會科學五大未來研究方向(來源:國科會淨零科技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小組製圖)

這五個主要研究方向,分別處理淨零轉型所涉及的不同議題面向,然而這些不同議題的研究之間絕非彼此獨立,而是互相緊密扣連。同時,這些研究多兼具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之特色,以發揮社會科學質化研究對於社會動態的洞察力,且能同時以量化方式擘劃出我國通往2050淨零排放目標所可能歷經的明確路徑選項,以作為我國政府決策與公共討論的共同知識與資訊基礎。

五大研究議題環環相扣,須跨域協力合作

以下舉例說明五個研究方向之間的緊密關聯。能源轉型議題相關的再生能源政策,無疑是我國能否順利達成淨零目標的關鍵之一。然而,在臺灣地狹人稠的環境條件下,我們究竟應該設定何種的再生能源發展整體目標、在何處設置、以及建立何種制度法規與社會對話機制,已經成為我國近幾年最具挑戰性的永續議題之一,近來臺南七股漁電共生發展所引發的抗議事件,就是未來三十年眾多類似挑戰的縮影。面對這個議題,社會各界已經指出,我國有必要將再生能源發展政策與刻正推動中的國土計畫體系有效接軌,以避免再生能源設施在國土上的失序發展。因此,規劃小組建議應該推動「再生能源政策與國土計畫體系接軌配套分析」的研究議題。


同時,規劃小組亦體認,上述議題研究主要聚焦處理能源供給面的問題(包括再生能源供給在我國的環境限制與負荷),它並未直接觸及更根本的能源需求面管理問題。為了從源頭管理能源需求,規劃小組建議需要推動「高碳排產業淨零路徑與政策組合分析」研究,以擘劃我國高碳排產業的轉型議題;同時,臺灣也需要進行「淨零社會生活轉型願景及政策研擬」研究,以驅動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一同往淨零邁進。


為了在全國整體尺度規劃淨零路徑,規劃小組建議推動「建構轉型導向之整合性評估模型」工作,透過整合我國學術界、智庫與公部門既有的能源模擬技術、經濟、與環境模型,以量化的方式評估在不同情境下各種淨零路徑在碳排、社會經濟、環境層面的組合,這將是整體淨零路徑評估所迫切需要的資訊基礎。同時,在產業與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價格工具(如碳費/稅)與財政工具將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規劃小組建議推動淨零轉型價格與財政機制研析的研究。


五大議題面向研究結果,將成為整合模型工作中所需投入的基本數據與資料,透過模型評估不同情境設定下的整體碳排、社會經濟、以及環境面所得到的結果,又將再次反饋到各主要議題研究領域中,使臺灣社會得以滾動思考、修正在公正轉型、產業與社會生活轉型、再生能源發展、價格與財政機制、與治理等面向上所需要的政策配套措施。


淨零轉型的每一項戰略工作都將涉及公正轉型的面向,因此,以上討論所涉及的各類議題領域政策措施,若要能從政策倡議落實為國家政策,規劃小組建議將需要「臺灣公正轉型策略研析」以及氣候治理主流化的研究與實踐工作,透過符合正義原則的轉型過程,降低轉型過程之潛在社會衝突,並在應對氣候危機所需建立的治理體制中順利落實。規劃小組也建議,鑒於我國過往對於勞動議題投入之不足,在本次公正轉型研究議題項下,將特別著重於勞動議題之探討與提出政策對策,因此,在未來公正轉型的研究架構中,將包括全國尺度的各類公正轉型議題,包括碳排放、能源使用與社會不平等;企業及勞動市場影響評估及政策應對;利害關係人社會對話機制;法制化與政府能力建構;以及產業轉型勞工權益因應對策。同時,為了能在產業尺度的層級上細緻地處理各產業轉型相關之勞動議題,規劃小組特別規劃出包括以下子議題之研究架構,分別探討中小企業、煉油及石化產業、鋼鐵產業、燃油車產業在轉型過程中,對勞工、社區、與產業鏈之衝擊與調適因應對策。


規劃小組目前所擘畫出的五個主要未來研究方向,其彼此間環環相扣,個別議題所獲得的研究建議,均互為其他議題領域在動態研究過程中所需要的研究情境假設、資料或數據基礎,因此各議題的推動將呈現互相支援、互為先後、持續循環反饋的動態進展。換言之,五個主要未來研究方向間必須充分協力,進行議題內與議題外的跨領域合作。在學術研究社群與政府部門、公民社會、私部門之間,也必須以緊密的協力合作,將知識、政策與治理的三重介面充分整合,始能將學術研究落實至政策領域。


規劃小組很期待透過核心價值驅動、跨領域、跨部會合作為基礎建立循證(evidence-based)研究新典範,結合學界、公民團體、政府部門以及其他私部門的長期投入,協助臺灣在2050年時順利轉型為淨零、永續、正義的理想社會。歡迎大家一起投入淨零科技社會科學研究、以及從知識到行動的實踐工作!





---

延伸閱讀

559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