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五個關鍵問題揭開淨零神秘面紗,帶你瞭解臺灣淨零路徑的可能性 Q1

Updated: Aug 21, 2023


Q1. 面對永續發展與氣候變遷,國際上許多國家已經提出淨零排放承諾與具體路徑的規劃,從臺灣在地的能源與產業結構以及文化與社會特殊性考量,面對淨零排放議題會有哪些機會與挑戰?

面對臺灣在地的問題,純粹橫向移植他國政策很難對症下藥解決臺灣的問題,必需釐清在地問題的根源與各種特性才能摸索出適合臺灣的解方。另一方面,這些臺灣特性卻也形塑臺灣科學與技術的邊界條件 (boundary conditions),這樣的框架同時也是機會,臺灣由這些條件與需求所發展出的獨特優勢與知識和技術將可以提供國際社會作為轉型路徑的參考。


環境特性 ─ 不可忽視的風險


從環境特性來看,臺灣是一個海島,深受海洋影響,當海水溫度隨著氣候變化上升,極端高溫、乾旱、強降雨等天然災害明顯增加。又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和西北太平洋颱風熱區,加上土地開發集中,人口密集度高,這些都讓臺灣成為災害高風險地區。因此從環境與天然災害的角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避免極端氣候事件的衝擊,對我們而言不僅是做為地球公民一份子應共同承擔的責任,更是攸關全民性命與財產的事。


產業特性 ─ 以永續為核心價值的供應鏈要角


另一方面,臺灣出口導向式的經濟特性,讓我們的產業和衍伸的就業緊密扣連國際市場。歐盟預計要在2023年開始導入碳邊境稅以減少碳洩漏 (carbon leakage) 現象,日本與美國也有相關規劃,依據2019年 (未受疫情影響) 的貿易統計資料,此三經濟體就約佔臺灣出口貿易量的三成 (經濟部,2021)。此外,大型跨國企業如蘋果、聯合利華等,也陸續開始要求產業鏈需達到一定程度的低碳生產(如RE100的承諾)。臺灣半導體與製造業是全球供應鏈中重要的一環,布局低碳能源與永續的產業環境,不僅可降低未來產業所受的衝擊,更可連結國際先進科技業、吸引研發與科技人才,是臺灣未來產業發展極為重要的轉型方向。臺灣產業進步不應只靠原有成本競爭或單一技術製造的線性經濟模式,應該以進步價值作為產業升級的內在推動力。目前以現有市場需求為導引的產業策略,無法兼顧自然和社會資源的可承受性與世代公平正義,這樣的價值從長遠的永續性來看已經逐漸受到挑戰。以永續為核心價值才能真正處理永續社會所需的平等、包容與韌性,並且以系統性的規劃,藉由跨領域的知識創新,透過跨部門與不同利害關係人的參與與協作,來勾勒達成淨零排放所需要的具體實踐路徑。


社會特性 ─ 利害關係人的參與正起步


推動淨零排放的過程中,利害關係人的參與及社會溝通至為重要。臺灣過去靠著勞力資本密集以低成本的生產方式創造所謂的經濟奇蹟。直到1990年後,臺灣的民主轉型經歷3次政黨輪替,經濟民主也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必要因素之一。現在公民社會參與的風氣已經相當盛行,經濟或產業的發展已脫離不了平等、永續等社會思維,但實際上,政府、公民與民間團體等利害關係人實際參與政策形成的過程,特別是在如何共同進行轉譯、溝通與治理的政策落地實踐過程,這樣的社會民主協作模式卻才正要起步。


政府部門的機會 ─ 建立協作文化


因此追尋淨零排放不只需要技術,轉型過程中的公正性也應該被重視,以能源轉型過程中的地面光電設置為例,光電設置需考量當地自然生態以及地區經濟模式,若能有較全面性的溝通與民眾之參與,對於順利推動與降低衝擊會有很大的幫助。因此除了納入利害關係人的參與之外,政府部門也應持續進步。面對淨零排放目標,這次國發會召集的淨零排放路徑專案工作小組從四大支柱的概念建立四大工作圈 (圖1),強化協作以避免各部會因權責分工造成議題盤點與規劃時的部門本位思考,就是一種新的協作嘗試。


協作是跨越本位主義的關鍵,但跨部門與跨領域協作本身就是極大的挑戰,我們期待這次專案小組運作的過程中,可以面對這些挑戰,帶動跨部門合作文化的改變。雖然工作圈的運作才剛起步,以負碳工作圈為例,科技部與農委會已累積積極與充分的溝通管道與經驗,專家學者與產業及部會間的務實對話與連結,將形成新的協作模式與文化。從政策形成的模式到永續治理機制與文化的改變,在在都需要政府與學界還有社會NGO的攜手努力。


圖1 行政院淨零排放路徑專案工作小組架構簡圖




423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